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道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2014年12月31日刊登了題為《與“新”中國打交道的3個方法》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塞頓霍爾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主任汪錚。文章稱,自從2014年11月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之後,整個世界都在討論中國在全球的新角色和中國外交的變化。
  文章稱,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雖然從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上來看,中國都是一個大國,但是它的全球影響力從未達到大國應有的水平,也沒有成為全世界的領導者。事實上,自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才成為國際社會的真正一員。
  習近平自2012年年底上臺後的這兩年,中國外交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全世界的作用有所改變,中國角色從一個參與者變成了領導者,這點在APEC會議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和應對中國的全球新角色。對此,作者有3個建議——靜觀其變、積極互動和建設性合作。
  文章稱,雖然近幾個月中國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建議和提議,但多數還處在計劃階段,沒有投入實施。比如,中國在APEC會議上提出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議,包括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和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註意到這一舉動的觀察人士已經把中國的這些建議稱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一些中國問題觀察人士把這些建議解讀為中國與美國爭奪在亞洲的領導權和影響力。但是,這些評論得出的結論都為時尚早。
  文章稱,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里,我們要避免從“零和游戲”的角度來看待所有問題,這點很重要。過早做出判斷可能會加深已有的誤解和不利於改變舊有模式。中國還處於政策規劃的最初階段,即使對中國來說,其中很多觀點都很泛泛,也有些問題沒有解決。我們不能在目前這個階段全面評估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政策,而是需要採取靜觀其變的辦法。
  國際社會應該對中國的崛起表示歡迎,中國崛起後會承擔更多的全球責任和領導力。其實,近幾十年,對中國外交的主要批評都集中在中國沒有積极參与全球事務和中國沒有承擔相應的職責上。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願意在全球事務中多作貢獻是好事。
  最近,中國宣佈將向東盟欠發達國家提供30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以幫助其減輕貧困狀況。中國提供援助和與亞洲鄰國一起發展,以及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這些國家來說都是好事,也是一個亞洲大國的新舉措。我們不應該探討中國採取這些舉措是否出於不可告人的動機,而是應該認為這是中國在幫助鄰國,這是一個重大的改善。
  目前,中國正處在制定一些重要的戰略和進行政策調整的節點上。從中國過去50年走過的路來看,外界因素(尤其是美國)常常會對中國的政策制定產生巨大影響。
  文章認為,所以,美國政府不要評價中國在政策上的這些新變化,而是應該採取更建設性的舉動。在這一階段,與中國繼續進行交流與對話非常重要。
  這也符合美國的利益。中國的崛起使美國與中國日益形成“兩國集團”,成為合作者來共同分擔全球領導角色。美國應該與中國合作,努力影響和改變中國的外交政策,這對美國有利,而不是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抵觸的和敵對的態度。美國應該對中國採取建設性的措施,而不是站在強硬現實派的立場上設想中國已經準備充分、有一個完善的規劃,並且兩個大國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這樣的想法一直體現在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很多方面。相反,兩國都應該“伸出誠意之手”,表明它們的目標和用意。這是避免兩強相爭和讓新政策有時間自我調整的最好方式。如今的世界是如此緊密的互相依賴,採取強硬派的現實主義假設觀點不僅是錯誤的,還是極為危險的。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習近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延伸閱讀】外媒:習近平新年賀詞貼近民眾 反腐深得人心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道 外媒近日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5年新年賀詞中強調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國際責任,並表示中國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015年1月1日報道,延續2014年展示辦公室的做法,中國官方電視臺央視《新聞聯播》2014年12月31日晚上播出了習近平在中南海辦公室發表新年賀詞的畫面。
  習近平在長達九分半鐘的錄影中,回顧了2014年中國在改革、反腐敗及外交方面取得的成績。
  報道稱,2014年被視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並且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明確了推動法治和深化改革的緊密關係。
  據埃菲社北京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新年前夕發表了新年賀詞,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政府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國家發展,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在回顧2014年取得的成就時,習近平突出強調了反腐戰線的成績,這是他國內政策中的一面大旗。
  此外,在談到2014年的改革進程時,習近平說,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同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改革舉措,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5年1月1日報道,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發表的第二份新年賀詞,與以往不同的是,其中有不少網絡新詞,意在貼近民眾心理。
  在賀詞中,習近平稱2014年銳意推進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頭,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併為偉大的人民“點贊”。
  習近平說,2014年是令人難忘的。這一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許多改革舉措同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關。
  但是,中國也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對此,習近平指出,時刻都要想著那些生活中還有難處的群眾。
  在這篇1400多字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兩次提及反腐,並強調了反腐的堅定決心。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014年12月31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立了一種似乎將成為新慣例的做法:他連續第二年讓電視觀眾在新年前夕有機會直接看到他辦公室內的陳設。
  報道稱,身穿黑色西服、佩戴紫紅色領帶的習近平坐在寬大的木質辦公桌後,背後是一面中國國旗和一幅長城壁畫。這似乎是習近平突出工作至上形象的最新努力——在過去的一年中,他曾一再向官員強調雷厲風行工作作風的重要性。
  儘管習近平度過了繁忙的一年,但他的辦公桌卻不見任何零亂。在他的右手一側除了一部淺色的電話機,還有兩部紅色電話機。文件夾整齊地摞放在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
  據報道,在當天早些時候,習近平還向黨的高級領導人發表了致詞,告誡他們維護團結和傾聽人民的呼聲。這一告誡無需太多解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共產黨2014年對3名高級領導人提出了腐敗指控,而且這場運動深得人心。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新年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發表2015年新年賀詞。
  (2015-01-02 12:46:45)
  
  【延伸閱讀】習近平:中俄立法機構要共同維護好二戰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9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 劉華)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
  習近平說,我同普京總統5月在上海成功會晤之後,又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福塔萊薩峰會和不久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期間成功會晤,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明年兩國將共同舉辦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活動。兩國立法機構也可以積极參与,併在多邊議會組織中密切配合,共同發聲發力,擴大宣傳,維護好第二次世界大戰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
  習近平指出,我同普京總統商定,雙方要擴大中俄務實合作領域,提高務實合作水平。希望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監督落實雙方已經簽署的合作協議,為雙方正在商談的合作項目提供法律保障,為兩國企業合作和人員往來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請你回國後轉達我對普京總統的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我期待著他11月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馬特維延科說,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多次會晤、緊密溝通,將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推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羅斯聯邦委員會願與中國全國人大一道,攜手推動兩國元首達成的各項共識得以貫徹落實,促進兩國地方合作和民間交流,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參加會見。
  (2014-09-23 19:29:07)
  
  【延伸閱讀】德媒:中國正悄然有序重建國際秩序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道 德國專家稱,通過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組織和機制網絡,中國正在有目標地打入已存在的國與國間結構的空隙。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0日引述德國政治學家、漢學家海爾曼(Sebasitian Heilmann)發表在《南德意志報》的文章稱,中國正為獲得全球影響力以及建立自己的國際體系而努力。
  海爾曼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外交政策正在悄然且有序地朝著重新構架國際秩序的方向前進。北京正在現有的國際體系外建立一個平行的結構。通過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組織和機制網絡,它正在有目標地打入已存在的國與國間結構的空隙。”
  文章接著從中國的金融與貨幣政策、跨國基礎設施項目、安全政策、推廣技術標準等角度對中國構架國際新秩序的努力進行了剖析。
  文章稱,香港的抗議活動對北京政府首先會產生這麼一個效應:“迄今為止,北京政府首先將香港作為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門戶。如今,北京對香港可靠性的判斷可能更具批判性。受益者可能將是上海:中國政府將明顯加速把上海打造成中國領先的金融大都會的步伐。”
  海爾曼認為,“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來說,跨國基礎設施項目也非常重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宣佈的 ‘絲綢之路經濟帶’就是一個這樣的巨型項目。另一個姊妹項目是 ‘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部經海灣地區到達歐洲。”
  在談及2014年12月即將動工、由香港私人投資者和中國國企合作的“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後,文章接著指出,在安全政策上,中國遵循亞洲國家自己解決本地區安全問題、不要美國插手的原則;在技術標準上,也試圖讓中國企業不依賴外國的專利,並且通過國家支持的出口擴大中國技術在全球的傳播。比如在非洲, 華為、中興等旗艦企業就為這些國家建起了整個電信基礎設施。
  文章認為,中國對所有上述結構的拓展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是,目前的國際緊張局勢將加快這一進程。“中國的倡議涉及的是國際上被邊緣化的國家,比如正在為內部發展和外交關係尋找新伙伴的伊朗、津巴布韋和委內瑞拉。從今年初以來,被西方孤立的俄羅斯也成為了中國重要的、心甘情願的伙伴。”
  (2014-10-11 10:36:36)  (原標題:日媒:與中國打交道既要靜觀其變 更要互動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duhs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